●1999年、2003年、2007年,先后三次被浙江省确立为全省28大重点市场之一;
●2003年,在综合类工业品市场中排名第四位;
●2004年,被城市商业网点建设委员会评为“诚信规范市场”;
●2004年,获萧山区服务业“十强企业”;
●2005年,在民营企业峰会上被测评为“商品市场综合竞争力第十一强”;
●2005年,被商业联合会市场委员会评为“品牌市场基地”;
●2006年,被评为萧山区“百强企业”;
●2006年,被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等机构综合评定为“2006年度市场十大影响力品牌”;
●2006年,被国家统计局、商业联合会评为“十大工业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第五名”,商业城建筑装饰材料市场被新闻社评价中心授予“竞争力建材市场50强”。
●2007年,被社科院评为“十强品牌市场”。
●2008年,被商业联合会评为“十大工业品交易市场”。
●2008年,萧山商业城管理委员会荣获“市场管理机构”和品牌市场(三星级)称号。同时,萧山商业城管委会主任蒋建云获市场领军人物称号,五金百货市场经理裘海洪获市场杰出人物称号。
荣誉榜
从17年前的一片洼地,到如今萧山经济发展中的璀璨明珠,萧山商业城用骄人的业绩书写着萧山商贸业发展的奇迹。
开业十七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贸易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建设、管理和经营者、业主的共同努力下,市场逐步繁荣兴旺。如今,城内拥有五金、建材、灯具窗帘、百货、副食品、服装、粮油、家电、床上用品、机电、电子等16大市场,以及电讯、非机动车辆2条街,有各类办公和营业用房6000余间,市场经营户(公司)3156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市场累计成交额1800多亿元,占萧山区市场商品成交额的45%以上,财政收入累计8亿多元,列杭州市市场首位。
品牌立市成就新商城
萧山商业城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8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多元人民币。
加大品牌立市工作力度,重抓品牌建设,提升市场档次,一直是萧山商业城科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工作。
为此,商业城管理部门付出了辛勤劳动与不懈努力:为经营户经销名优商品牵线搭桥,提供仓储等便利,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经营户经营名优商品的成功典型,为引进名优商品成绩突出的经营户挂匾表彰,并在引进品牌的同时积极引导经营户自创品牌。
17年里,商业城市场辐射面不断扩大,商品结构逐渐实现从“大路货”向品牌、品牌转变,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不少经营户积极创办前店后厂,拉长产业链,走工贸结合之路……所有这些,使得商业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并进一步迸发出耀眼活力。
如今,商业城已成为以食品、副食品为主,五金、机电、建材装潢、服装、百货等协调发展的大型综合性商贸城,共有总经销、总代理品牌986只,被授权经营户578家,其中总经销、总代理276家。同时,商业城管理部门还引导经营户自创品牌,拥有“芦中”、“东海村”、“远卓”、“东海龙鱼”、“小胖子”、“曼婷”、“徐洁”、“千家伴”、“天华”、“顺风”、“跨湖桥”、“茂凤”、“映日红”、“波磊”、“商业城”等品牌132只,涉及糖果、酒类、机电、日化、医疗、百货、电器、五金工具等数十个行业。
品牌产品成就品牌市场。目前,商业城已培育了五金、建材、服装、副食品、太平洋等16大市场,其中粮油、副食品、江南百货、服装、五金、太平洋、建材、机电等市场为“二星级”以上的品牌市场;“萧山商业城”为杭州市市场商标。
商业城管理部门为进一步拓展商业城的品牌效应,今年开出了萧山商业城网上市场。目前,这个网上市场集聚了商业城内16个市场的202家网上商铺,共计1万余种商品,分五大版块、45大类商品,供消费者选择。下一步,网上市场将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商业城经营户加入网上交易平台,并借助萧山强劲的制造业和发达的中小企业,建立一个有产业依托、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互补的网上商业城,把商业城打造成为区域制造业的集中展示和销售窗口,为萧山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完善管理树立新形象
规范市场行为,完善管理机制,是促进一个市场发展的必要手段。为此,商业城管理部门在加大管理力度、促进商业城可持续发展上下足了功夫。
消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商业城业主、经营户的生命财产。为此,商业城管理部门使出“三招”:一是花大力气实施消防改造。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对建材、五金、百货、服装等市场进行消防改造,在市场各通道及每间营业房都装有烟感报警器和自动喷淋装置,配备灭火器;对服装市场和副食品市场的电器线路进行了改造。二是组建专职消防队。消防队成立10多年来为保障商业城消防发挥了的作用,遇到火险隐患均能在几分钟时间内赶到现场,及时扑救,避免了重大火灾的发生。同时,还在各市场建立起由管理员、经营户骨干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增强了市场的防火自救能力。三是实施数字化管理。在各市场配置数字巡更管理系统,实行对市场内人员工作动态的全过程监管,从而夜间消防巡查工作到点到位。
在硬件设施得到加强的同时,商业城管理部门还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的软件管理。,制订和完善了一整套消防管理制度,健全消防工作责任制。除了加强日常管理和整治,商业城每年都积极开展“消防整治月”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整治占道设摊、堵塞消防通道、私拉乱接电线等违规行为,并就摊位乱摆、货物乱放、垃圾乱扔、车辆乱停、广告乱贴等“五乱”现象与公安、城管、工商、运管等联合开展整治,力争商业城达到环境卫生清洁化、交通秩序畅通化、货物堆放整齐化、车辆停放有序化、日常管理规范化的“五化”标准。第二,加强消防器材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各市场通过分区包干形式,落实人员对每一件消防设施和器材都实行有效管理,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施完好。第三,签订《消防管理责任书》。每年与经营户签订《消防管理责任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群防群治意识。第四,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除了平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宣传教育外,每年组织市管员、经营户代表进行消防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实地演练,增强了意识和防火能力。
作为一个年成交额超“双百亿”的大型综合市场,商业城的行车难、停车难问题历来困扰着市场管理者和经营者,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老大难问题。据统计,商业城现有停车位1012个,但常驻商业城的经营户自备车和各类营运车就有1500余辆,每天进出商业城的社会车辆高达万余辆。
为破解行车难、停车难的难题,去年9月和今年8月、9月,商业城管委会以巩固提升年集中创建月为契机,重点采取三大新举措:一是劝导经营户让车位于客户。要求经营户自备车辆停放到服装市场西侧停车场、商河路太平洋市场北侧或自有仓库,引导经营大户起带头示范作用,自觉把商城中路的车位让给消费者停放。二是利用经济杠杆,规范车辆停放。用极其优惠的价格鼓励经营户办理包月停车证,指定停车场所;如不按规定停放则按照社会车辆收费;同时,管委会协同城管、交警、运管和工商加大对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