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柚子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对柚子的真正的了解,我想大家未必能说出吃它的好处。那么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吃柚子的好处吧。
柚子全身都是宝,其中含有高血压患者必需的天然微量元素钾,几乎不含钠,因此是患有心脑血管病及肾脏病患者(如果肾功能不全伴有高钾血症,则严禁食用)的食疗水果。同时,柚子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柚子的果胶不仅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还可以减少动脉壁的损坏程度;新鲜的柚子肉中含有作用类似于胰岛素的成分铬,能降低血糖,等等一系列功效。
今天,让我们走进北京新发地市场“柚子销售大王”陈德青,听听他的创业故事,以及用他的真诚、勤奋和乐观带给生产者和消费的福音。
陈德青老家浙江是个产柚子的地方,从1988年开始,他就跟随父母经营柚子生意,到自己走出浙江把家乡的柚子卖到上海,再到把南方的柚子卖到首都北京,如今他每年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柚子年销售量就达到600多车,成为新发地名副其实的“柚子大王”。
起步期想法很简单:把家乡柚子卖出去
陈德青1988年在老家浙江种植文旦柚,当时柚子卖给商贩是七八毛一斤。天生有生意头脑的陈德青想,如果自己能把柚子直接卖到市场,利润应该高一些。于是他开始尝试着把家乡的柚子卖到杭州、上海等大城市。
陈德青的优点在于他能不断地思考,在上海卖家乡的文旦柚时,他发现福建的蜜柚无论在品质还是甜度上都过得去,然而在上海市场,蜜柚的销量和价格并不好,在陈德青看来,这与对方不会“推销”有关。传统的商户都是等待顾客主动来询问,而陈德青看到采购模样的人,会主动与对方搭讪,了解对方的需求,这在1992年的市场上,属于比较先进的推销手段,而正是这一举措,让陈德青赢得了市场先机。
1995年,陈德青开始在广东、福建等地区收购柚子,销售得到快速提升。然而上海市场的风生水起并没有让陈德青感到满足,1997年,陈德青带着收购来的柚子开始进军首都北京市场,当年的高速公路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四通八通,物流的车辆也不像现在这样物尽其流,想去哪里去哪里。陈德青记得非常清楚,当时装满柚子的车辆需要走104国道,从浙江到北京需要行驶四天四夜的时间。然而,即使是这样的长途跋涉也没有阻挡陈德青要把家乡柚子卖到北京的热情,因为他看到了首都北京这个的消费市场和新发地这块能让他发财的黄金宝地。
培养消费热情,让北方人接受柚子
1997年,陈德青正式开始在北京销售柚子,当年北方人对柚子并不熟悉,很少有人主动购买,甚至无人问津,直接导致了陈德青当年的销量很少。面对北方市场对柚子的“冷淡”和销售形势的冬天,陈德青并没有气馁,他认为销售量小,是因为北京人对柚子并不熟悉,不知道怎么吃柚子,吃柚子究竟有什么好处。于是,当年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北京的一些企事业单位,经常见到一个人手提两个柚子,请人免费品尝,好吃来卖,不好吃不要钱。
这种在当年被认为很独特的“上门推销”方式,很快为陈德青带来了销路,北京的消费者很快喜欢上了这款水果,甚至有的单位给员工发福利,会直接跟陈德青采购柚子。当年陈德青经常带着整车的柚子,停靠在某单位的门口,给员工整袋发柚子。慢慢的,依靠自己创造的“热情服务营销”和真诚勤奋,让首都的消费者认识了柚子,并喜欢上了这个全身是宝的水果。
随着北京市场的打开,北京周边地区的二级批商,以及东北地区、河北地区等周边省市的批发商也开始到陈德青这里采购柚子,陈德青逐渐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让北方人认识柚子、吃上柚子、熟悉柚子、直到爱上柚子,离不开柚子。陈德青的柚子的销售量逐渐翻番增长,自己的口碑也慢慢的声名鹊起,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柚子大王”,而陈德青也在1998年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取名“奇帆柚业”。如今,经过16年的艰辛打拼、宣传推广和真诚服务,陈德清不仅收获了名副其实“柚子大王”的称号,“奇帆柚业”的品牌打响了大半个,成为行业领域里的佼佼者。
先人的“下一步”,做品牌!
谈到如今的市场行情和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陈德青坦诚地说,他也感到了行情的严峻和形势发展的压力,因为相关政策的限制,团购客户几乎都消失了。而诸如农超对接、基地直采的销售模式,也让作为渠道商的他稍感尴尬。
然而,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经营了26年柚子生意的陈德青已找到下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突破点,那就是继续更好更实更突出特色的做大做强做精做细自己的品牌,在保持现有销量的同时,陈德青计划扩展柚子的深加工产业,主推自己的品牌“柚宝”,让消费者吃到更多更好自己的产品。我们相信,更坚信,一路风雨一路歌的陈德青一定会在接下来的产业延伸及品牌打造上再创奇迹,再创辉煌,成为新发地市场柚子销售的一面旗帜,成为真正的“柚子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