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大王——张忠义

http://www.5888.tv/market/ 2015/12/4 11:30:31 浏览次数:2035 信息分类:食品批发市场 编辑:小禹
七十年代初,安徽西部六安独山地区的人们,虽然守着好山、好水、好气候,但是村落人家仍然都过着贫困艰苦的生活。在詹冲村的一个塘边地上的土屋里,老张家又迎来了第四个孩子的降生。若干年后,这个孩子成长为我们今天的励志人物——北京永信恒昌果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忠义。

七十年代初,安徽西部六安独山地区的人们,虽然守着好山、好水、好气候,但是村落人家仍然都过着贫困艰苦的生活。在詹冲村的一个塘边地上的土屋里,老张家又迎来了第四个孩子的降生。若干年后,这个孩子成长为我们今天的励志人物——北京永信恒昌果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忠义。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17岁独自闯北京

在那个年月,在农村家家日子过得辛苦,孩子的到来,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更多的喜乐,爹妈为了每个孩子的保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天忙在田间地头,艰辛地拉扯着家里的孩子们。比张忠义大不了几岁的两个哥哥和姐姐没有一个念完初中,就都陆续辍学回家帮助父母干农活、做家务。艰辛的日子张忠义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就萌生出了一个念头——“我长大一定要让家里摆脱贫困,要让爹妈过上好日子”。

1991年张忠义在六安同兴寺中学毕业,家里也已无力送他去城里念高等中学,张忠义开始帮助父母干农活。和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张忠义也不甘心在农村一辈子以种地谋生。他早就听人说过,很多安徽人出去做生意发了财,光宗耀祖被后人称颂,热血沸腾的内心,不断地提醒着他要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他越想信心越大,越想越憧憬美好的未来。

不顾家里的劝阻,十七岁的张忠义毅然走出了家门,登上北去的列车只身来到北京。当时,他没有工作目标,没有熟人,也没有创业的资金,仅凭着自己的一双手在漂泊中探索。那时,天天辛苦劳作饥一顿饱一顿,东奔西跑一心寻求到创业的突破口。后来,在一家广东人开的水果批发公司打工,从中慢慢学习到经销水果的经验和规律。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他自己又借钱买了一辆三轮车,开始了自己做卖水果的小生意。

从游商到商户,顺应时代潮流快速成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走上正轨,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使我国社会面貌处处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当时,北京市容环境秩序管理的不断加强,对北京农贸市场的整顿和改造不断升级。对那些走街串巷,利用“三边”做生意的游商小贩们已构成有力的制约和限制,使他们逐步走上合法经营,受规范管理的轨道。

张忠义及时洞察出了行业发展的趋势,也进入到正规的农贸市场开始了规范经营。他从卖熟蕉到开始购进生蕉自己搞加工、销售,虽然整体的劳动量和工作强度都加大了很多,但是生意上有了规律,客户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了开速的提升,香蕉的销售量逐年增加。

直到2011年,张忠义正式成立了北京永信恒昌果品有限公司,并在北京城区周边的大市场里相继建立了分公司,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在北京,公司旗下有五个分公司,拥有5000平米储存果品的保鲜冷库。在外阜,如安徽、河北等地,拥有2000平方米保鲜冷库。公司年批发销售香蕉3.76万吨,全年交易额超过2亿元。

此外,公司员工近百人,生产用机动车七辆,在基地及外省市设施投资500余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在多年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张忠义本人坚持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多次受到上级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嘉奖。如:从2003年至2014年 期间连续被北京朝阳区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北京新发地市场评选为商户和具有突出贡献的文明经营户。

明星商户成长三部曲

二十多年来,张忠义通过不懈的努力,借助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实干苦干、不辞辛苦、努力拼搏,终于从赤手空拳一贫如洗,成为北京地区的香蕉果品批发商。与张忠义深谈起这二十年来的发展经历,他深有体会地总结出了四点,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验。这些经验,正是企业家的成长之路,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不仅是张忠义的个人经验之谈,这也是创业者成长的规律。

一是依靠组织大平台,踏实经营有保障:据张忠义会议,在创业初期走街串巷的游商生涯中,天天东躲西藏逃避工商和城管的检查,这也让他感到孤立无助,起早贪黑,饥饱劳碌也挣不了多少钱。经过劝导,他进入左安门市场后,有了自己的正规经营摊位,才让生意走上了正轨。

随着销量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当小市场不能满足需求时,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向他抛出了橄榄枝,给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市场的领导非常重视像他这样的商户,有事找他们一起商量,他们在经营中有困难市场也能千方百计的帮助解决,这使他们的业务活动如鱼得水。农产品市场行业协会组织为他们穿针引线搭建业务平台,使他们加快了与产地及消费终端的合作。依靠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市场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让这些在市场大潮中闯荡的年轻人学会了“游泳”,并成长为了与狂风巨浪搏击的好手。此时,他们才感到依靠政府、依靠组织的好处!

二是重视人才,任人唯贤: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张忠义时不时感到自己各方面知识和经验的匮乏,真正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怎么补救?只有虚心学习,在工作实践中用心记、动脑子、多钻研。随着公司壮大、部门、岗位增加,人员不断充实,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都需要跟上来。张忠义坚持用人唯贤的原则,对跟他一起创业的亲戚、朋友、老乡,只要有能力,都会给他们机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对关健岗位也采取了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法,在社会上广泛征求人才,通过人才的吸收和引进,为公司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

三是制度管理升级,贴近时代发展脉搏: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成为公司持续发展的保障。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繁琐事务不断增多,张忠义深深地感到了建立企业各项制度已刻不容缓。从2013年初开始,他责成专人整理、修改、完善公司的规章制度。同时,他专门提出了制定“关于股东股权的分配延续及支出的说明协议书”等具体意见。张忠义这一观念的转变,开始把永信恒昌果品有限公司带入到了现代化企业制度管理的正确轨道上来。

精益求精,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创业者而言,能在北京站住脚,一年挣上百八十万已经不错了。但是,张忠义却不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他是骑着快马去赶超的开拓性创业者。

2011年,张忠义带着他的果品公司正式进驻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相继在通州八里桥、顺义石门、朝来万通等农产品市场里开设了分公司,建立了香蕉销售档口和门店,形成了对北京、京南北的包围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到2013年底,张忠义的香蕉销售在北京市场上已经达到40%以上的份额。

北京市场上的良好销售形势,也没有挡住张忠义香蕉销售的积极性。在近几年里,他开发的石家庄北国超市每天销售熟蕉近千箱,承德宽广超市每天销售也在800箱左右;在安徽六安西商批发市场,他投资150万元承包了1000平方米的保鲜冷库和销售门市;在深圳投资100万元建立了400平方米的保鲜冷库对口加工生产上市黄蕉;在广西张忠义还投资了350万元涉足香蕉园种植基地。在短短的几年里,他干了多少事?大家都很清楚,都很佩服,也都很理解,至此,张忠义停步了吗?没有!他还在家乡流转了几百亩土地,为了常年在外打拼的兄弟姐妹乡亲们“留后手”,在他们干十年八年老了,干不动了怎么办?他在为他们想叶落归根时的事情。这种不断进取的向上精神,形成了张忠义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张忠义领导这个团队到日前,虽然说取得了很可观的成绩,但他还是深深感到有很多事情不够理想,还需要扎扎实实地去做,去解决,这可不是一日之功,一蹴而就的事。比如公司怎样建立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怎么保障落实到位?公司团队竞争力怎样进一步加强?怎么把的意志贯彻给每个员工,形成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企业灵魂和企业动力等等。看来,张忠义还需要不断探索,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北京永信恒昌果品有限公司安个家,这样梦想才能成真,大业才会实现。

火爆云展-线上糖酒会,永不闭幕的糖酒会
微信公众号
山东益达食品有限公司
济宁维真食品饮料有限公司